音乐版权问题,娱乐基地决不娱乐

2006-05-15 00:00:43 作者:龙飞 来源: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:0 网友评论 0

  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的时代,传统音乐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,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原本只能在光盘上欣赏的音乐动不动就成了MP3、WMA等数字音乐,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互联网上传播。这个传播固然可以让许多歌一下子受到许多人的喜爱,但也让唱片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——数字音乐方便传播,而数字音乐的传播则很直接地影响了唱片公司唱片的销量,抢了他们的饭碗。
  于是一些唱片公司开始自己做数字音乐,要求用户付费下载,以期成为自己的另一个收入来源。正当唱片公司喘了口气的时候,数字音乐的搜索引擎又冒出来了,搜索引擎的

  这并不是子虚乌有的事情,日前,杭州一家名为“娱乐基地”的网站起诉百度、雅虎中国、新浪三家的搜索引擎,避开其收费系统、擅自取用其拥有著作权的多首歌曲,并因此取得商业利益,因此要求其各赔偿经济损失500万元,索赔标的共达1500万元。此前不久更将标的修正为3000万元,与百度的诉讼标的直接上升到1900多万元,直冲百度而来,这是迄今为止国内索赔金额最大的网络歌曲著作权侵权案。

  娱乐基地,原则问题绝不娱乐

  “像百度这些搜索引擎,他们不具有著作权,也没有获得授权,却作着著作权人才能干的事情。我们非常气愤。我们的目的不是获得百度的赔款,我们的目的就是想中止MP3搜索引擎这种非法业务。MP3搜索和我们卖数字音乐的就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。”娱乐基地的CEO吴端平接受我们采访的时候这样明确地摆明自己的态度,“事关娱乐基地的生死问题,娱乐基地决不接受调解,不是不愿意调解,而是你死我活的事情,没有调解的余地。”

  中止数字音乐搜索引擎这个业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国内互联网的现状就是如此,而且法律法规在制止互联网侵权方面还不完善,这让年轻的娱乐基地不由得忧心忡忡,担心自己在北京起诉百度不一定能得到成功,于是又在5月8日,发布将“考虑在美国把百度告上法庭”的消息。

  娱乐基地,诉讼只为合法权益

  近日,娱乐基地接到通知,5月15日,也就是各位读者在看这份报纸的时候,将开始预审娱乐基地与百度的案件。不过我们更关注“考虑在美国把百度告上法庭”的消息,双方都是中国的互联网企业,而且已经在北京展开了诉讼程序,为什么还要跑到大洋彼岸的美国去打官司?

  娱乐基地真的要在美国打官司么?毕竟美国法律繁多,甚至州与州的法律都不相同,而且律师费用很高。面对我们的担心,吴端平说,国内法律目前在制止互联网侵权方面还不完善,美国相对较为完善。并且娱乐基地在美国也进行了著作权登记、而百度也是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,在美国打官司也是合理合法的。不过,美国的官司并不是非打不可,娱乐基地只是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,如果在中国能够得到维护,美国的官司自然就不用打。

  吴端平还特地对记者说明,我们打官司不是为了炒作自己,让自己出名,从而方便融资。有些媒体说我们起诉是为了融资,那是错误的,现在许多投资公司都在主动找我们要给我们投资呢,可是我们没要。

  诉讼反应各不同

  既然告百度,我们当然想了解一下百度是什么样的反应,记者于是联系了百度公司,不过百度的一位王先生表示,现在正处在案件审理期间,他们不方便对此发表任何评论。

  百度不方便发表评论,记者就随后采访了其他的一些音乐网站,想听听他们对这个官司的反应。Sogua.com也是国内较早作数字音乐搜索引擎的网站,时间更在百度之前,一位吴先生接受了采访,他表示,Sogua.com从2001年建站开始就与各唱片公司、歌手、音乐人等进行联系,进行合作,尽可能地和著作权人达成协议,希望采取双赢互利的音乐模式。所以,尽管近年来,音乐版权的官司不断,却没有Sogua.com什么事情。他认为,目前中国的互联网大环境就是如此,因此发生这样的官司不足为奇,像百度这些搜索引擎被起诉,正是当前这种环境的一个真实反映,百度应该吸取教训,在正版化、反侵权方面作出努力。

  另一家著名的音乐网站九天音乐网的马先生接受了我们的采访,他说,九天音乐从三四年前就开始和各唱片公司、歌手等进行合作,现在九天音乐网上的歌曲,全部都是经过唱片公司授权的,30秒试听的一些歌曲则是受到著作权法许可的,没有版权问题。他认为百度也应该对版权保护越来越重视,毕竟这是一个大势所趋,不可逆转。而且从九天音乐的发展来看,靠做正版数字音乐完全可以自己养活自己,不是像外界想象的那么困难。

  记者也随机采访了一些路人,了解一下他们对这件事情是怎么看的。在某学校门口,我们采访到了W同学,他问我们,如果娱乐基地彻底获得这场官司的胜利,那是不是要听他们的歌只有付钱了?在获得记者肯定的答复后他想了半天说,那我还是听别人的歌算了,听谁都是听。

  在某写字楼门口,M小姐则对这件事情不以为然,抛下一句“不知道这个事情,跟我有关系吗?”就离开了。

  在另一个写字楼门口,L先生面对我们的采访却给出了另外一种答案:这么点小钱,给就给了。那个《下辈子不做男人》写得真不错,很有共鸣啊,冲这也得给啊。

  总结

  自从有了互联网以来,互联网就以两个Free俘获了民众的心。第一个Free,自然是免费,第二个Free,则是自由。这两个Free,在现实中遭遇到一系列的冲突,音乐下载就是其中之一,从互联网诞生开始,起初互联网还不完善,这种冲突还不明显,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的今天,这种矛盾就不可避免地越来越激烈。

  在数字音乐问题上,据调查,亚洲地区的用户,由于种种因素,没有为数字音乐付费的意识,坚持认为数字音乐就该免费获得的人不在少数,这也是一些音乐搜索引擎得以存在的基础,。欧美国家则愿意付费的用户要多很多。所以iPod在美国可以和iTunes结合,同时卖数字音乐,并且这两样的结合,可以因此支撑起苹果公司的业绩报表,而在中国,苹果就只能光卖iPod。这也是娱乐基地他们所不得不面对的现实,这还是需要一个市场培养的过程的。反过来说,我们的音乐搜索引擎也该是时候想想,长期打法律的擦边球,还能打得多久?

[收藏] [打印] [关闭] [返回顶部]

  • 验证码:

最新图片文章

最新文章